5點-2點位置的操作:由于此處溫度局部增高,鈑金加工在施焊過程中,電弧吹力不但起不到上托熔敷金屬的作用,而且還容易促進熔敷金屬的下墜。因此只能采用間斷熄弧法。青島鈑金加工具體操作是當熔敷金屬將熔池填充得十分飽滿并欲下墜時,挑起焊條熄弧;待熔池將凝固時,迅速在其前方15mm處的焊道邊緣引弧(切不可直接在弧坑上引弧,以免因電弧的不穩定而使該處產生密集氣孔),再將引燃的電弧移到底板側的焊道邊緣上停留片刻;當熔池金屬覆蓋在被電弧吹成的凹坑上時,將電弧向下偏曠的傾角并通過熔池向管壁tlJ移動,使其在管壁側再停留片刻.當熔池金屬將前弧坑覆蓋2/3以上時,迅速將電弧移到熔池中間熄弧。間斷熄弧法如圖4-27所示。在一般情況下,熄弧時間為1-25,燃弧時間為3-4s,相鄰熔池重疊間距(即每熄弧一次,熔池前移距離〉為1-1.5mm.
2點-12點位置的操作2該處逐漸成為類似平角焊接的位置。
由于鈑金加工熔敷金屬在重力作用下,易向熔池低處(即管壁側)聚集,而處于焊道上方的鹿板側又易被電弧吹成凹坑(即咬邊),難以達到所要求的焊腳高度(8mm)。為此宜用由左〈管壁側)向右(底板側〉運條的間斷熄弧法,即停條端部在距原熔池10mm處的管壁側引弧,然后將其緩慢移至熔池下側停留片刻,待形成新熔池后再通過熔池將電弧移到熔池斜上方,以短弧填滿熔池,再將焊條端部迅速向左側挑起熄弧。焊至12點處時,將焊條端部靠在打底焊道的管壁處,當焊至12點-11點處收弧,為左側焊道的末端接頭打好基礎。施焊過程中,可擺動2-3次再熄弧一次,但焊條擺動時向斜上方要慢,向下方要稍快。在此段位置的焊條擺動路線如圖4-28所示。在施焊過程中,更換焊條的速度要快,再燃弧后,焊條傾角須比正常焊接時,多向下傾10°-15。角,并使第一次燃弧時間稍長-些,以免接頭處產生凹坑。右側蓋面焊道形狀如圖4-29所示。